文稿
大家好,我是刘海龙!欢迎收听《生活在媒介中:传播学100讲》。
当我们进入到一个陌生的文化,会选择用什么方式去适应新文化?
清朝乾隆时期,英国人马戛尔尼访华,坚持不按中国的礼仪双膝跪地朝见乾隆皇帝,最后僵持不下,双方各让一步,马戛尔尼用单膝跪地的方式行了礼,并没有像中国臣民一样双膝跪地并叩首。
马戛尔尼觐见乾隆,英方随团画师威廉·亚历山大所绘,图源:wikimedia.org
早期到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却为了传教,选择了入乡随俗,放弃了很多基督教文化,——删去了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的童贞女之子身份、特别是“人人平等”等不符合中国文化的内容,把基督教演绎成一种兼容儒教的伦理体系。利玛窦还尽量避免谈论基督教的神学。
在进入新环境时,是坚持自己的习惯,还是选择融入当地的文化,这是跨文化传播时常常面临的问题。联系到我们今天的国际传播,以及我们日常与人的交流,其实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
为何人在面对新环境的时候,会选择不同的策略?如何更好地去适应新文化?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文化适应的问题。
文化适应的W曲线
比起文化适应,大家更熟悉的可能是“文化休克”这个词,它最早就是用来描述跨文化体验的,属于文化适应里的环节之一。
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提出了文化休克这个概念,意思是客居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会引起人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扰。
比如从外地到北京,或者从农村到城市、从中国到国外,都会引起一种心理上的紧张感、失落感、自我排斥或者排斥他人、角色错乱、焦虑或惊慌失措等负面情绪,而且还表现在能力低下,做什么都做不好的感觉。
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想退回到原来的文化,所以会通过与家乡文化保持紧密的联系,来度过这个时期。比如使用本国社交媒体的时间会更长,来弥补自己的失落感。像是有些出国留学的同学,在国外反而用国内社交媒体要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