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

听众朋友们好,我是王瑞芸。
这一讲,我们总该把丹托归纳的当代艺术审美性亮出来了。丹托是这样描绘西方艺术全貌的,西方艺术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古典时期,艺术追求的是能够越来越准确地再现世界;
第二个阶段是现代时期,艺术不断地追求自身的纯粹,提倡的是平面上的线条、色彩、形状本身的魅力;
第三是当代时期,艺术不再靠“形”的魅力去打动人,却靠作品包含的意义或观念去打动人。
艺术这三个阶段的审美性分别是:古典艺术提倡“自然美”;现代艺术提倡“形式美”;当代艺术提倡的是“第三领域的美”。

“第三领域的美”:我们是谁、我们如何生活

估计听众朋友们听到这么个定义一定不会答应,什么叫“第三领域的美”呢?这也太含糊太抽象了吧。不急,我们往下听。
丹托给出的进一步解释是:
“第三领域的美”不再是感官上的、视觉方面的美,而是去关注人,关注人该怎么生活。或者也可以说,艺术将不再负担表达美了,却进入了思想和观念的领域。
到了当代时期,艺术已经“将自己与宗教和哲学放在同一范畴”中了。当代艺术家也多少成为哲学家过去担任的角色,指引我们思考的是作品所表达的观念,这种类型的艺术事实上是关于人和生命品质的。
因此,“第三领域的美” 完全是“关于我们是谁、我们如何生活的”,“……总之第三领域的美,它与人类生活和幸福息息相关。”
听了丹托这样的归纳,听众朋友们是否就能明白,我为何会在前言中说“直接把当代艺术审美性亮出来几乎是说服不了人的”。
且先不说艺术能不能把表达思想和观念的事做好,我们先就要追问:好好儿的,艺术为什么要跨界,要从表达美的功能迁移到表达真和善的功能?艺术有必要去承担那种义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