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音乐家一样思考
大家好,我是沈媛,很高兴来到看理想和大家在这档节目中聊一聊音乐。在看理想APP上,已经有很多优秀的老师为大家梳理了完整的音乐史,我也从中受益良多,也许你要问,为什么我还要站在前辈各位老师的肩膀上设计这样一档有关音乐的节目?在这个节目中,我又想给大家分享哪些不同的音乐知识呢?
还是让我先来介绍一下自己吧——
【播放巴赫《心、口、行与生活》,沈媛管风琴演奏版】
可能有些朋友是从我的音乐会了解我的,我是一名管风琴演奏家,现在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我算是出生在音乐世家的一个典型:受教于父母和各位恩师,我4岁学琴并开始登台演出,到今天,音乐就是我活着的方式。不仅如此,音乐还是我认识、思考和行走这个世界的武器。
为什么要由管风琴演奏家讲述这个节目?我演奏的乐器——管风琴至今拥有2300年的历史,它是钢琴、古钢琴等所有键盘乐器的祖先。作为历史悠久现在也演奏频繁的乐器,管风琴可以说是西方音乐的核心与活化石。也因此管风琴家在不断精进演奏艺术的同时也要熟读历史、精通美学,掌握各历史时代审美的流变,用“心、口、行与演奏”传承艺术史是我这个职业的使命。(文字致敬巴赫的康塔塔《心、口、行与生活》)
作为一个古典音乐演奏家,我从来不认为喜爱音乐、听懂音乐仅仅是指西方古典音乐。
在全世界进行巡演的时候,我一定会探访这个国家当地的民族音乐;
【播放 Princes Of Dahomey - High Priest】
日常白天演奏古典音乐的我,晚上休息也会去听livehouse;
【播放 Charlie Parker - Now's the Time】
作为一个喜欢动漫二次元的段子手,我也会每周日中午等待着《海贼王》的主题歌响起。
【播放 北谷洋 - ウィーアー!】
听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酸我,古典音乐家也不高雅吗?音乐圈不是有条鄙视链吗?我想说,音乐给予我一种思考世界的方式,直面世界民族音乐璀璨的多样性、打破严肃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次元壁,是我提醒自己保持思想通达的方式。
所以,在这档节目里,我们不止会听到西方古典乐,还会有中国国乐和世界各民族的音乐;不止有音乐史、音乐美学、作曲技法、乐理等知识,我还会带大家从熟悉的流行音乐与新闻话题中,寻找并发现音乐在我们今天生活中的意义。
音乐中的的感性与理性思维
其实古典音乐的入门节目已经比较多了,但作为一个音乐家,我还是经常被许多朋友提问我一些很实际的问题:
每次听古典音乐会之前,我都要先查查百度百科才敢去。没听出百科中描写的小溪、大海那些画面,是不是我有问题?
你们音乐家是不是都特别感性、不疯魔不成活啊?
音乐让我们更坚强,还是更脆弱?
听过太多朋友们问我以上类似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的背后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原因,那就是很多时候大家没有意识到,音乐中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是共存的。
当你看到一个事物的时候,你想的更多是“这是什么”,那么这时你大脑中的理性思维在工作。当你体会更多的是“这个事物带来怎样的感受”,这时你大脑中的感性思维的工作。不论作曲家创作还是听众欣赏音乐,都应该用这两种思维来区别对待。
比如,在描写人民抗击外敌入侵的时候,作曲家需要利用符号化的描写将“人民”“敌人”“斗争”“胜利”这些形象刻画出来,这时他运用的是理性思维,我们也可以运用理性来听。
【播放西贝柳斯 - 芬兰颂】
但是,在作曲家描述自己的感官体验时,不论是看到月光的视觉、闻到翠草芳香的嗅觉、感受到暴风雨击打在脸上的触觉、还是喝下一杯烈酒畅快而又灼热的味觉… 这类作品是作曲家情绪、心境的记录,是运用感性思维写出的,作为听众,我们也应当避开大脑的理性思考,直接用身体的感官去体会。
【播放德彪西 - 月光】
但遗憾的是,人们没有充分意识到这部分的特殊性,也没有意识到我们每个听众自身的感性理解力的重要性,在听音乐时,听众似乎背上了一个枷锁,就是要用单一的理性思维来理解作曲家一切的意图。于是导致了下一个问题:音乐的创造与传播之间的脱节。
创造与传播的脱节:为什么我们对音乐有这么多问题?
创造音乐的人是作曲家和演奏家,这两个职业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埋头苦练或者作曲,因此只能把音乐的宣传、包装、营销工作交给另一批人。我很欣赏一些音乐的商业运转模式,但是可怕的过度包装也会产生误解。
比如,一部分音乐营销者需要制造音乐家和听众之间的阶级性差异、制造音乐圈的鄙视链,才能做出市场营销的价位排序。但这样的行为是有悖于音乐本身的,音乐本身就是你和大自然喊话的山歌、唱给心上人的情歌、深夜里写给自己的自白书,音乐根本没有阶级和鄙视链的存在。
还有,一部分音乐作品是无法用文字描述的,但是由于音乐的流传、销售乐谱、唱片等商业行为需要,于是被出版商、唱片商人为的加上标题。但是对于理解一个作品,除了写作和演奏以外的人,都是听众。很多朋友在音乐会之前必须要读的百科、音乐散文,都出自乐评人、资深乐迷、唱片公司之手。
其中一个著名的的音乐标题的骗局,就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创作时贝多芬写下的标题是《第五交响曲》,是日本唱片公司将其取为“命运”的,并获得了唱片大卖。所以听不出命运之神敲击你的房门,根本不是你的错。唱片商、乐评人是和你一样的听众,所以听音乐时,他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完全不必成为你想像力的标杆,也不要被任何所谓的“权威”限制了你感知力的边界。
【播放 贝多芬 - 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音乐是三个主体的接力跑:作曲家、演奏家、听众
音乐这种艺术,在作曲家到听众之间需要传播链条。坦白说,很多时候我很羡慕绘画家、雕刻家这些美术工作者,他们孕育、分娩一个作品之后,这个作品就百年的、千年的独立呈现于观众面前,作品和观众之间不需要中间人来“转述”,观众可以直接与创作者无缝交流。
但是音乐却不同于美术这种表达,如果有人拿一堆世界上最动人的古典乐、爵士乐的乐谱挂在墙上,大家无法像是欣赏画作一样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以很少有艺术像是音乐这样,需要演奏家来当“摆渡人”。
作为摆渡人,我经常思考,“忠实再现作曲家的本意”和“演奏家的自我意识”之间的平衡点到底在哪里?我怎样才能无愧于心地传递跨越百年的音乐信息?再加上每次音乐会结束后,我常会听到听众朋友给我讲述他们聆听音乐时的美妙感受。我会被听众这种超出作曲家的创作初衷、超过了我作为演奏家的诠释的丰富想象力给震撼到。天呐,这种将作品升华的想象力是从哪里来的?到底谁才是给予这个作品以生命的人?
这些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所以,在几十年的演奏和教学中,我得出了一个结论:
音乐是需要作曲家、演奏家、听众,三个主体接力跑才能完成的艺术。作曲家、演奏家、听众就像是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第一棒:作曲家
接力跑的第一棒是作曲家,他将自己的情绪、人生感悟、哲学思考写成音符这种密码。
许多讲解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的节目或文章,都会神化某一个作曲家,仿佛要拉开作曲家和听众之间的距离,才能使音乐变得神圣。这样设立门槛的做法,我是坚决反对的,因为这样一来,就将听众变成了卑微的、被动的信息接受者。
【播放 巴赫 - Cello Suite No. 1, G Major, Prelude】
当我们听一位作曲家的作品时,我们听的是什么呢?小说家更懂得给我们讲故事;画家更了解怎样“临摹”大自然。那么作曲家又给了我们什么呢?答案是,他把视觉、味觉、触觉、嗅觉转换为听觉记录了下来,他把自己全部的感官体验毫无保留的给了我们。
感官在近百年来一直被认为并不如思考重要,真的是如此吗?
视、听、嗅、味、触、意,是人类接收来自世界的信号、认识世界的方式。在运用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进行创作上,文学、美术、音乐各有优势。在我看来,在记录理性思维方面,音乐也许不如文学、美术更为直观,但是在对于感官体验的记录与表达的层面,音乐比其他艺术更能直击人心、更可以直接引起听众心理感受的共振。
在这档节目中,我会教大家如何运用联觉的方式,再现作曲家身处的场景与心境。另一方面,也会和大家一起沿着音乐史的脉络,用新的视角来看那些伟大的作曲家,知道他们和我们一样,同样拥有着血肉之躯、经历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比如,大名鼎鼎的巴赫年少轻狂时也打过架、蹲过监狱,为了追星而严重旷工4个月,中年危机时他为了给家庭更好的生活保障而不停地换工作,今天我们演奏的许多优秀作品,都是他跳槽投简历时的自我介绍。
【播放 巴赫 - Orchestral Suite No. 2: Badinerie】
同样将自己都坦白在音乐中的人还有——
偶像包袱极重、学琴快、成名快、作曲快、恋爱快、结婚快、就职快、辞职快、去世的也… 拥有传奇一生的莫扎特;
【播放 莫扎特 - Piano Sonata No.11 in A Major, K.331: III. Allegro】
伟大而粗旷的贝多芬;
【播放 贝多芬 - 第九交响曲(欢乐颂)】
细腻而敏感门德尔松和肖邦;
【播放 门德尔松 - Violin Concerto, Op.64, MWV O14: I. Allegro molto appassionato】
三角恋中的舒曼、克拉拉和勃拉姆斯;
【播放 舒曼 - 梦幻曲】
写下著名的婚礼进行曲,但实际上感情状况混乱不堪的瓦格纳;
【播放 瓦格纳 - 婚礼进行曲】
如同摇滚歌手一般追求“燥起来”,最后却出家成为修士的李斯特……
【播放 李斯特 - 钟】
第二棒:演奏家
在完成作品后,作曲家,应该说可怜的作曲家,就只能把它交给演奏家。演奏家作为第二棒选手,在了解关于作品的所有历史、社会、政治背景和文化信息后,需要将作曲家的密码,转化为音乐的声波。
演奏家的任务大家都承认,是对音乐信息和密码的吸收并再创造。但是,即便同为内行、作曲家对于演奏家也有误解:演绎一个作品,演奏家的自由程度有多大?演奏家绚烂夺目的技术和深刻的音乐内涵哪个重要?是该忠实地还原作曲家的本意,还是应该表达演奏家独立的音乐人格呢?演奏家应该将自己完完全全交给观众还是要有所保留?
在浪漫主义时期,很多演奏家甚至凌驾于作曲家之上。曾经一个著名的事件,柴可夫斯基创作《第一钢琴协奏曲》,献给当时俄国杰出的钢琴家、莫斯科音乐学院创办者尼古拉·鲁宾斯坦,结果被鲁宾斯坦严词拒绝,退回要求柴可夫斯基修改。
【播放 柴可夫斯基 - Piano Concerto No. 1 in B-Flat Minor, Op. 23】
但是到了20世纪,音乐界开始盛行的原样主义,要求演奏家忠于作曲家。在同一个时代内,不同作曲家与演奏家之间的尊重程度并给予对方的自由程度也大不一样。
比如,近代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就是那个曾经和可可·香奈儿谈过恋爱的俄国作曲家),他认为演奏家不要加入自己的表达和意识,他说“乐谱上我已经写的非常详细了,我并不希望演奏者对我的音乐有任何所谓的演绎,照着音符演奏,既不增加什么,也不减少什么就行了”,大家可以看出来,斯特拉文斯基认为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第一棒加第二棒的接力跑,演奏家仅仅是个播放器。
【播放 斯特拉文斯基 - 春之祭】
而几乎同一时代的作曲家欣德米特则苦恼地说:“我在谱面上标记的情感符号较少,是为了给演奏家更少的约束,更大的空间,但为什么大家演奏得如此冰冷?” 欣德米特希望自己是一幅音乐“画作”的线描作者,而期待真正将画作填满色彩的是演奏家。欣德米特期待和演奏家分担接力跑的两段。
【播放 欣德米特 - Organ Sonata No.2: 1. Lebhaft】
在演奏家这一部分中,我将通过日本能乐大师世阿弥的《风姿花伝》,德国作曲家舒曼的《论音乐与音乐家》,美国的符号美学家苏珊·朗格的《情感与形式》等著作和大家进行讨论。我会将节目中的音乐美学、作曲技法等知识都结合上演奏法的感悟,为大家剖析演奏家的风格,以及时代风尚演变的历史幕后推动者。
这一部分也是讲给节目听众中的喜欢演奏与演唱的朋友们的一种告白,从小学琴,我们被教育要服从于权威,忠实于原作,但我们更应该记住的是“法则可以避免错误,却决不会赋予美”。我希望通过这个节目,在演奏时你懂得如何驾驭规矩,懂得在每个艺术品创作过程中的演奏者权利与使命。
第三棒:听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整个接力跑的最后一棒,也就是正在收听这档节目的、作为听众的你。听众要做的,就是再一次将声波转化为情绪,用自己感知力、想象力,像是为钻石抛光、为瓷器上釉一样,完成艺术品最后一道工序。
然而现实是,很少有人敢告诉听众:你对音乐的感知力很重要。因此很多时候,听众作为第三棒选手,是缺失的,不敢上前接棒,亦或是被舆论和理论压得喘不过气,卑微地认为自己只是个接受者,没有再创造的权利。
我想,隐藏这部分信息的分为两群人,一部分就是刚才所说的,将作曲家造神封神、拉开与听众的距离、刻意制造阶级感的人;还有一部分,是拿音乐当宣传工具的独裁者,他们也一定不想让你们知道,音乐可以直达人类的情绪,达到情感的共振,更有甚者进行直接的洗脑与催眠。这群别有用心的人会将人们的想象力、感知力作为他们狩猎的目标。
在节目中,我会举例希特勒、戈培尔等德国纳粹的政治家,在二战的进程中是如何使用音乐煽动民众的;在所占领的城市内纳粹使用军乐团将市民轻松的吸引到市中心,之后进行城市封锁;在集中营中,纳粹命令乐团在犹太人进入毒气室的通道进行音乐演奏,为了让犹太人们无法意识到自己正走在通向死亡的道路;在战败已经不可逆转的情况下,一首《旗帜飘扬》将又一批德国年轻人送上战场。而这些,即便在当时,明眼人也都是可以辨识出来的。
【播放 Horst Wessel Lied】
在了解我们每个人的感知力在音乐理解中的重要性之后,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思考如何避免在音乐中被催眠,每个人都是音乐创造的参与者而并非游戏的猎物。这档节目我要做的,其实是一场音乐的民主运动,把“人人皆可音乐”的权利交回到你们的手里,并说一句:作曲与演奏,都是为了交到你们手里这一刻,未来的一程,拜托了!
如何进入音乐的美妙世界
最后,我还是想和大家详细说说我将会如何讲述这个节目。整个节目分为三个篇章:
在第一章,破译音乐的部分,包含基本的乐理和作曲知识,以及常见的音乐美学问题。
姜松老师在看理想有一档《漫游全球博物馆》的节目,他经常会讲解美术作品中隐秘的符号、图形与其说指向的含义,我听得非常入迷。在音乐中,也有着如同“达芬奇的密码”一样的音乐符号,它们明确指向了快乐,悲伤、叹息的音型,也像演讲一样划分出结构和段落。
不知道你是不是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音乐只是各种乐器发出的声响的组合,但是却会让我们产生各种不一样的情绪——
有时候慷慨激昂、意气风发;
【播放 威风凛凛进行曲】
有时候让我们难过、悲痛;
【播放 拉威尔 - 为逝去公主而作的帕凡舞曲】
有时候又欲说还休...
【播放 花样年华主题曲 - Yumeji's Theme】
在这一章我会带你来了解,为什么音乐会带给人这些不同的感受,作曲家们都有哪些常见的“编码”方式,而作为听众,我们又该怎样对这些密码进行解码和破译。
节目包含的内容中不管是节奏、音阶、音程这些乐理知识,还是和声、曲式、配器、复调这些作曲知识,以及音乐美学问题、演奏法与历史审美的流变,音乐心理学方面的问题,我都不想纸上谈兵、仅仅讲诉概念,我希望带领大家在作品中用耳朵去聆听、去感受音乐如同钻石一般的多面性,找到这些乐理名词所指向的感官体验,也会带领大家进行由听觉引起的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等联觉体验的音响实验。
第二章,寻找音乐,是一场音乐的时空旅行,带你去听世界各民族的音乐。
作为一个管风琴演奏家,我被管风琴这种声音迷倒了,所以我选择用这种乐器为我发声,但是我从来不认为我只能演奏西方音乐。我可以走到今天、站在世界的舞台,是因为我看到了世界民族音乐的绮丽、我们中国民族音乐的伟大,因此从未在西方音乐世界中有过任何的自卑。
因此,我也希望喜欢听音乐的大家能够不局限于西方古典音乐、西方流行音乐——要知道,从文艺复兴时代起,西方就崇拜着神秘的东方色彩,第一次、第二次世博会之后,西方音乐中更是开始了对东方音乐调式、东方元素上百年的模仿。
那么,什么是民族音乐的调式呢?为什么中国的民歌浏阳河【演奏】,如果我们调皮地将调式轻轻一变【演奏】,结果就变成了日本音乐的感觉?还有,中国音乐的调式清乐、雅乐、燕乐听起来都是怎样的?
【播放 霓裳中序第一(器乐合奏)】
阿拉伯音乐中的微分音是什么?
【播放 Osqueezadeh, Bahram - Moghadameh va Matn II (Section II in 7) 】
西方音乐都有哪些调式,其中就有哪些调式演变成了爵士音乐?
【播放 Duke Ellington,His Orchestra - Take The A Train】
如果说有调性的音乐像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那么无调性的音乐是不是像是无政府主义的实验呢?让我们都来听一听。
最后一章,主题概括为听懂音乐。我想谈谈今天音乐在一些具体领域的应用,以及一些社会热点话题。
还记得我刚刚讲的吗?我认为音乐本质是作曲、演奏、听众三个角色的接力跑。音乐是人的艺术,要理解音乐,需要理解人,而人又会被社会、家庭、时代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所以在最后这一部分,我会从“人”和音乐的角度来切入,带你重新看待音乐与社会,也思考活在社会中的我们自己。
听完这一章你会发现,今天许多新闻时事、社会焦点问题,其实都可以在音乐中找到映射和解答。例如,最近中国足球界的“外援上场率”问题引起了很大争议,那让我们来看看在音乐界中,交响乐团是如何选人用人的?还有电竞游戏界最近很火的“全华班”,在音乐圈,世界上那么多乐团,有没有“全德班”“全美班”?在组建一支电竞战队、一个交响乐团的时候,民族主义到底是一种凝聚力,一种选人用人的组建风格,还是一种营销方式?这些民族主义的事情在音乐社会中是怎样呈现的、解决的?如果说,我们在用不同的学科培养着人类成为世界公民,那么音乐在这方面比许多领域要努力得多、也更为平等先进。让我们尝试用音乐的方式找寻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答案,做音乐中的“世界公民”。
我是沈媛,我将在这档节目中和你一起,找寻音乐在我们今天生活中的意义。欢迎大家在节目中多多留言,有趣的实事、热门的话题,特别精彩的我们还可以增加几期番外来深入探讨,我会非常珍惜与大家互动讨论的每个机会。希望每一个你都可以有所收获,用音乐帮我们过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