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杨照。继续来为大家介绍中国传统法家最重要的经典《韩非子》,我们读的是韩非子非常重要的《五蠹》篇。据说就是《五蠹》跟《孤愤》这两篇使得秦王政当时看了大受感动,所以才千方百计后来把韩非子弄到秦国去。

守株待兔:僵化的治国之道

在《五蠹》的文章当中,韩非子说了我们听过的很有趣的一个故事。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宋国有一个种田的人,在他田里,比较特别的一件事情,有一棵树,“兔走触株”,刚刚好有一只兔子跑啊跑啊,不小心撞到了那棵树,“折颈而死”,撞死在那棵树下。
因释其耒而守株”,这个人抓到了一只死兔子,一看兔子这么容易撞到了树就死了,我就有兔子可以吃了,我干嘛还种田,他就把他的农具放了下来,不耕田了,他干嘛?每天守在那个树旁边,“冀复得兔”,希望可以在捡到这样的便宜,撞到树死掉的兔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但是结果是什么?他怎么可能在那里等守株待兔,真的能够等到下一次撞到树上死掉的兔子,此次平白让他自己变成了社会上的一个笑话。
韩非之所以要讲这个故事,这是一个比喻,比喻什么?后面接的是很重的话。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就是告诉你,你要学先王之政,以前的圣贤,以前的王,他们的智慧,他们用什么样方式来治理天下?叫你用先王之政来处理今天的问题,我跟你讲,这就像是守株待兔的宋人。那是怎么样的一种相似法?那个时代是有特定的状态,它只在特定的状态有效,这个条件已经丧失了,你却还以为你可以复制那样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