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你好,我是王芳。上一集里,我们讲到弗洛伊德区分了人类精神生活的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其中潜意识里充斥着不被社会道德所接纳的原始冲动与欲望,充满着动力性。随着研究和思想的发展,弗洛伊德感觉到了这个模型的不足,不足在于这种“心理地形说”仅仅描述了不同的意识层面,但对于心理能量来说,它是有功能的,而且很有可能这个功能既可以在意识中运作,又可以涉及到潜意识的过程。
于是,他在1923年出版的《本我与自我》一书中提出了另一种心理模型,即本我、自我、超我的划分,三者分别具有特定的心理功能,后人也将其视为弗洛伊德对于人格结构的阐述。这一集里我们就来讲讲这三个我,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心理结果——焦虑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先来看“本我”,英文拼写是id,其实也就是“它”(it)的拉丁语说法。对于这个词,我国著名的心理史学家高觉敷先生曾经有过一个信达雅的翻译,叫“伊底”,出自《诗经》:“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用以表达本我的混沌与原始。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原始心理能量的“大水库”,是潜意识里一大锅沸腾着的亢奋欲念,里面是一些基本的生物性冲动,包括吃的需要、排泄的需要、逃避痛苦的需要,以及更重要的,获取性快感和释放攻击性的需要,也就是生、死本能。这也就意味着,性与攻击性是基本人性的一部分,人们不必学习,这两种力量就会驱动行为。
这里插播一句,由此可见弗洛伊德所持的人性本恶的观点,这强烈有别于西方传统对于人性的代表性看法——伊甸园里的亚当与夏娃生而无邪,是世界的诱惑令他们堕落。而在精神分析中,性和攻击性就是人类的天性,就是要追求满足,反而社会的作用是去遏制这些自然的生物性倾向。这种对于传统人性观的反叛,以及类似“婴儿即有性欲”这样离经叛道的观点,可想而知在理论甫一提出时所引发的巨大争议和谴责谩骂。